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計畫背景與緣由

近年來因濁水溪出海口向南輸砂近岸沉積,麥寮以北呈現大幅淤積趨勢,造成出海口回淤,亦使濁水溪河口段揚塵問題加劇。本所辦理濁水溪河口段動床排砂水工模型試驗,以配合第四河川局相關計畫與工程規劃設計案,試驗檢討濁水溪出海口向南輸砂受阻沉積,造成出海口回淤、外傘頂洲砂源減少,以及濁水溪河口段揚塵問題。

由於數值模擬的河川模式需要較多資料進行檢定驗證、海岸漂砂模式亦需河口輸砂量作為邊界條件,而現場全洪程可提供的資料較為有限。故擬以物模動床不等比模型試驗取得相關資料,試驗成果可提供河道河床載加砂量檢定、驗證以及出海口推移載輸砂量的數模參酌,爰成立本計畫檢討各工程規劃設計案的可行性,以利優選或精進工程規劃設計案的參採。

二、整體試驗內容與期程

本計畫模型範圍為濁水溪河口段至河道斷面S33,河道縱斷面全長約14.7公里,橫斷面寬度平均約3.5公里,工作範圍現場全景如圖1-1所示,主要工作在探討濁水溪河口段現況與初步規劃工程方案的河道底床沖淤變化及出海口推移載輸砂量評估。

本計畫分二期辦理,第一期(民國110年6月至民國111年12月),第二期(民國112年1月至民國113年12月)。主要工作項目有不同時期濁水溪地形與不同工程規劃方案數值模擬分析,以及動床模型建置(圖1-2)、現況動床試驗及工程規劃方案動床試驗等,整體試驗內容與期程列如表1。

、試驗技術性說明

(一)試驗目的

   1.定量流動床加砂試驗:施放代表性固定流量及加砂量,量測試驗後之底床高程與下游收砂量,可探討目標河段長期之流路、底床沖淤變化及通過河口之輸砂量,做為工程方案之評估依據及提供相關數模參數使用。

   2.變量流動床加砂試驗:施放過去洪水歷程流量及加砂量,量測試驗後之底床高程與下游收砂量,可針對目標河段進行其上游加砂量之檢定與驗證。

(二)模型種類:採用不等比模型。

(三)模型比尺:模型水平與垂直之比例尺分別為1/300及1/50。

(四)相似律:採用福祿律相似。

                 (五)模型配置:濁水溪河口段至河道斷面33之長度約20公里,河道地形現場全景如圖1所示,模型長度約73公尺,平均寬度約14公尺。

四、工作概要

   本計畫工作期間自110年6月至113年12月,工作概要如下:

   (一) 110年度

             完成濁水溪模型建置,並進行上游加砂量檢定試驗,提供四河局相關計畫數值模擬參數使用。       

   (二) 111年度

完成濁水溪上游加砂量驗證試驗、現況及工程方案河道動床試驗、分析現況及工程方案之河道流路、地形、沖淤變化及輸砂量等,提供四河局相關計畫數值模擬參數使用、確認工程方案可行性及提供工程設計參考。

    (三)112年度

 完成濁水溪模型111年度地形建置,並進行現況及工程方案河道動床試驗、分析現況及工程方案之河道流路、地形、沖淤變化及輸砂量及數值模擬。      

    (四) 113年度

                完成濁水溪111年度現況地形長期穩定試驗及規劃方案長期穩定試驗,提供四河局確認工程方案可行性及提供工程設計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