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一、區排生態補償技術應用與推廣

臺灣早期因經濟發展需求,自然資源之取用較少考量生態衝擊,且為降低極端降雨導致的洪澇及土砂災害,多透過興建水利設施等工程手段來取用水資源及避災減災。然而水利設施雖發揮其保全功能,但也改變渠道的自然流況、棲地型態,致水生物的棲地因而改變,使得其生存空間受人為活動而衝擊;尤其區域排水多座落在中下游平原地區,兼具取水、排洪、灌溉、養殖或事業用水等多目標使用,故與人類的日常活動有著高度的相關性,形成區域排水治理多以均勻斷面及剛性結構物為主。

面對這些既有工程結構物時,若要企圖恢復其原有生態功能,不僅必須考量打除重做的經費來源及經濟效益,也必須考量施工過程衍生的生態衝擊及未來防減災功能降低的風險,因此,面對「既有工程結構物」已產生的生態衝擊,給予「適當的生態補償」可能是目前較實際的可行作法。

本所以台中市后溪底排水為研究試區,根據渠道治理情況及歷年生態調查資料,評估可能因棲地減損而產生影響的目標物種短吻紅斑吻鰕虎(Rhinogobius rubromaculatus)及明潭吻鰕虎(Rhinogobius candidianus),再考量目標物種的生存需求,設計簡易之補償設施,提供目標魚種產卵及棲息使用,以補償因人為利用水路而減損鰕虎產卵棲地的衝擊。成果顯示,補償設施可提供兩種鰕虎棲息、繁殖利用,達到非工程手段的簡易快速棲地補償,放置於全渠道化水道也能被利用(其鄰近連通水域需有鰕虎科魚類棲息);同時,也可適用於其他水系,達到不需大規模更動既有工程,亦不衝擊既有人類對水路需求功能的情況下,即可使用簡易設施補償因人為利用水路而減損鰕虎產卵棲地的衝擊。

圖1棲地補償設施

圖1 棲地補償設施

 

二、區排環境生態與常態化民眾參與

現階段國內區域排水環境營造日益受到重視,在確保防洪無礙的條件下,如何使民眾獲得足夠親水空間,將水域由空間邊緣化角色轉為空間主軸,串聯周邊景觀、人文、歷史、生態環境等多樣風貌為現今環境營造的關鍵課題。區域排水環境營造上在過去雖有民眾參與,惟多以說明會方式辦理,較缺乏互動,本所近年則以各式環境營造工作坊活動的舉辦,促進民眾在社區、生活環境的發展過程中實際參與討論,亦有助於政府日後的政策推動實施。

另外,為持續將過去區域排水生態調查資料予以有系統的蒐集與整理,並建立區域排水生態調查資料庫系統並上線服務,有利未來長期區域排水生態及環境資料持續累積,而「i水」APP的上架,更納入民眾參與調查的機制,未來更有機會藉行動裝置的便利性,落實區排環境營造與生態保育的公私協力。

圖2小小生態調查員

圖2 小小生態調查員

 

三、推動自然治理與管理(NBS)策略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最早由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提出並定義:「可有效、能調適的應對社會挑戰,同時提供人類福祉和生物多樣性效益,為永續管理和恢復自然或改造的生態系統的保護行動」,該原則為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總體目標為解決重大的社會挑戰,如糧食安全,氣候變化,水安全,人類健康,災害風險,社會和經濟發展等議題。

因此本所利用NBS概念,以南投縣魚池鄉頭社盆地作為示範區域進行集水區的綜合治理與管理策略之研擬,建立可行及可持續發展的整體集水區自然治理及管理策略,使設計的洪災管理方法(工程與非工程)能達效益最大化而且洪災風險最小化,期望所有的防洪作為不僅能達到永續水環境安全,且能增加韌性,提升民眾福祉。

圖3頭社共好大平台

圖3 頭社共好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