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區域排水治理規劃

受全球氣候變遷影響,短延時強降雨事件頻傳,面對日益惡化的排水環境及條件,傳統的區域排水治理之思維與方法,將面臨更嚴重的挑戰,亟需因地制宜,結合全民之力量共同來防災,並妥善應用綜合治水之工程及非工程措施,以分散並降低風險,提高防洪抗災能力,並維護生態環境,確保自然資源之永續利用,另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政府業於108年率先定頒水利法增修條文及相關子法,提出逕流分擔、出流管制及在地滯洪等治水政策,將原本由渠道承納之逕流量體,翻轉為渠道與土地共同承納,治水技術及觀念由此邁入新的紀元。

圖1區域排水整治及環境營造規劃作業流程圖

圖1區域排水整治及環境營造規劃作業流程圖

出流管制政策推動

近年來受因全球極端氣候影響,以及都市急遽發展,不透水面積持續增加,致使水道洪峰流量增加,造成既有已完成整治之防洪設施無法承納增加之洪峰流量,由於已完竣之防洪設施無法無限制增加通洪能力。爰此,面對極端事件挑戰,水道治理需由線的治理擴展至面的治理。
出流管制即基於該理念,義務人須將土地開發行為所致增加洪峰流量滯蓄於開發基地內,且不得轉移淹水至他處,以避免造成開發基地下游及周遭的淹水潛勢。水利法業於民國107年6月20日增訂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專章,並於民國108年2月1日正式施行。本分署奉水利署指示研訂出流管制技術手冊(民國109年5月函頒)及為有效掌握各縣(市)出流管制計畫資訊、輔助各主管機關管控執行成果,研發出流管制管理系統(民國109年系統開始運作),以作為後續辦理實務作業之依循。

圖2地表逕流未來由水道與土地共同承納示意圖
圖2  地表逕流未來由水道與土地共同承納示意圖

水文觀測技術-非接觸式流量推估影像辨識技術

臺灣區域排水系統複雜且土地使用方式多元,規劃採用預設數值模式參數,不易反映合理水文水理現象,隨著水文觀測技術的提升,許多水文觀測技術已逐步應用於區域排水,近年以多元流量觀測推估方法研究(非接觸式流量推估影像辨識技術)及試驗流域完整長期的水文觀測,其水文觀測資料可進行不同土地利用下數值模式檢定驗證,以擇定適用之水文水理模式參數,提升水理模式之準確性與計算效能。

粒子影像測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即為一種非接觸式且能測量二維速度場的方法。其透過架設固定式相機,拍攝流體連續性影像,並計算影像中的特徵點移動距離,搭配兩幀影像之時間差,計算出流速,它能將流體運動可視化,使複雜的流體運動現象能被直接觀測(Raffel et al., 2018)。

圖3影像辨識流速觀測圖

圖3 影像辨識流速觀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