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四代淹水潛勢圖產製及模型應用


因應第四代淹水潛勢圖產製及推動,以技術為起點針對104年公布之淹水潛勢圖製作手冊進行修訂,分別針對適用範圍、作業流程、設計降雨條件、特定地形地貌、水理模式演算、各階段審查及圖資成果等相關章節進行增改修訂,淹水潛勢圖製作手冊於112年12月4日奉水利署同意辦理第四代淹水潛勢圖產製及成果展示,所建模型亦可搭配其他需求及圖資,擴大其加值應用效益。

1. 制度面

為提升第四代淹水潛勢圖產製之品質,手冊中針對基本資料及淹水模型研擬品管機制,率定審查原則並研擬檢核表單,檢核內容共計表單32張,檢查項目共258項,另為提高未來檢核作業效率,亦配合製作手冊內容研發檢核程式。

2. 技術面

為使本島各縣市淹水潛勢圖後續產製順利執行,辦理DFlow模式教育訓練,邀請產官學界先進參與,包含DFlow模式建置及模式檢核等項目,訓練過程中之教材及影片均上傳至雲端及影音網頁供取用。

3. 執行面

除模式建置及檢核教育訓練外,為使各界瞭解第四代淹水潛勢圖產製之特色及執行方式,藉由辦理專家學者座談及技術交流會,向各界說明未來產製推動之方式;為具體落實淹水潛勢圖產製過程中檢核作業,依據製作手冊率定之原則研發檢核程式,協助檢視未來各縣市產製成果並提高作業效率。

4. 加值面

為呈現第四代淹水潛勢圖之動態圖資,水利署與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合作,將模擬結果上傳至多維度國家空間資訊平臺,並以測製動畫之流暢程度回饋手冊中率定動態圖資之成果繳交格式。

為依前成果後續落實投入第四代淹水潛勢圖產製之中,隨著各縣市執行產製亦滾動優化檢核之程序及標準,持續精進檢核相關技術及程式,提高檢核效率,第四代淹水潛勢圖產製技術架構詳如圖1。

圖1 淹水潛勢圖技術架構

圖1 淹水潛勢圖技術架構

5. 持續加強模式教育訓練及模型應用加值

DFlow模式教育訓練建議後續可持續辦理,針對產官學界之相關從業人員進行訓練,對後續淹水潛勢圖更新產製及擴大應用可發揮更大影響。

未來隨第四代淹水潛勢圖產製完畢,將完成新一批全臺淹水模型並持續與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針對淹水模擬動態展示研究合作,落實未來第四代淹水潛勢圖動態展示之數位孿生體驗,所建模型亦可搭配其他需求及圖資,擴大其加值應用效益,112年0810豪雨事件案例模式應用(詳如圖2),模擬結果顯示模式以水利DEM建置可呈現局部積淹水之細節,且經與淹水感測器之觀測結果比較,深度最小差異為0.3公分,大部分差異在5公分以下。

圖2 112年0810豪雨事件

圖2 112年0810豪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