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排水及滯洪池生態補償技術探討
臺灣早期為促進經濟發展及防減災需求,大量興建水利設施,卻忽略了對生態環境的衝擊。這些工程結構物改變了水道的自然流況和棲地型態,使水生生物的棲息環境受到影響。而區域排水系統更是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其多以均勻斷面和剛性結構為主,對生態造成嚴重干擾。
面對這些既有工程結構物的生態衝擊,若要徹底恢復原有生態功能,不僅需考量龐大的經費來源和經濟效益,還得權衡施工過程可能引發的新生態衝擊,以及工程功能可能降低的風險。因此,針對既有工程結構物造成的生態損失,給予適當的生態補償或許是目前較為實際可行的作法。
以臺中市后溪底排水為例,透過簡易的補償設施,可提供短吻紅斑吻鰕虎和明潭吻鰕虎產卵及棲息空間,補償因人為利用水路而減損的棲地。研究發現,這些補償設施不僅可被目標物種利用,放置在全渠道化水道也能發揮作用(前提是鄰近水域有鰕虎科魚類棲息)。更重要的是,這種簡易快速的補償方式不需大規模更動既有工程,也不影響水路的人類使用功能。
除了區域排水系統,滯洪池的生態補償也值得重視。以人工化程度較高的萬興滯洪池(如圖1)和天然埤塘九份二山堰塞湖為例,兩者在植相(自然度、水岸濱水植物種類、植物剖面圖,地被植物覆蓋度、重要值及歧異度)、立地條件(有機質(OM)、酸鹼度(pH)、全氮(TN)、電導度(EC)、陽離子交換容量(CEC)、總體密度(BD)及導水度(K))和水生物族群均存在顯著差異。調查數據顯示,萬興滯洪池的立地條件在生態層面表現不佳,土壤條件類似於發生崩塌後的山坡地環境,可能與滯洪池存在時間較短、人為除草和植被控制有關。相較之下,九份二山濱水帶維護得較好,土壤條件較佳。
根據研究結果,在不影響滯洪池工程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嘗試在合適區位保留部分植被演替區域,作為增加植被多樣性和改善土壤條件的生態補償措施,藉此提升滯洪池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總的來說,針對既有水利工程設施造成的生態損失,透過適當的補償手段,如放置簡易補償設施或保留部分植被演替區域等,不僅可補償棲地減損的影響,還能在不影響工程功能的情況下,增進生態多樣性,達到生態補償的目的。
圖1 滯洪池生態調查
頭社盆地大小平台運作
近期研究指出,泥炭土具有相當高的碳匯,但風化和過度排水會導致其碳匯急劇減少或轉為碳排,這種情況是不可逆的。頭社盆地位於南投縣魚池鄉境內,屬於草澤型濕地並富含大量的泥炭土資源,由台21、台21甲和投62線環繞而成。為了防止泥炭土過度風化並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民國109年5月成立了「頭社共好大平台」,作為公部門跨域治理和公私協力的協調分工平台(如圖2)。平台根據地方治理主題和民眾關心議題,設立了永續水利、農業發展、觀光發展和民眾漫談等四個小平台。各小平台均設有公部門召集人、民間單位召集人和相關機關,並設置主要工作項目,以提高執行效率。在小平台商討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各議題的討論和解決都是重點;而大平台則在資源和分工需求時召開管理層級會議。
圖2 跨域及協作分工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