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推動自然治理與管理(NbS)策略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最早由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提出並定義:「可有效、能調適的應對社會挑戰,同時提供人類福祉和生物多樣性效益,為永續管理和恢復自然或改造的生態系統的保護行動」,該原則為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總體目標為解決重大的社會挑戰,如糧食安全,氣候變化,水安全,人類健康,災害風險,社會和經濟發展等議題。

因此本分署利用NbS概念,以南投縣魚池鄉頭社盆地作為示範區域進行集水區的綜合治理與管理策略之研擬,建立可行及可持續發展的整體集水區自然治理及管理策略,使設計的洪災管理方法(工程與非工程)能達效益最大化而且洪災風險最小化,期望所有的防洪作為不僅能達到永續水環境安全,且能增加韌性,提升民眾福祉。

圖1 頭社盆地民眾參與工作坊

圖1 頭社盆地民眾參與工作坊

泥炭地種水保土基礎調查及小型試驗

全球泥炭地僅陸域面積3%,但其土壤碳儲存量佔全球土壤碳的44%,其儲存碳量超過全球其他類型植被碳儲存量的總和,所以保育泥炭地為由源頭降低氣候變遷促動因子的關鍵之一。

本計畫以臺灣面積最大的泥炭地-頭社盆地為焦點,目標在保護泥炭地生態系服務功能,同時建立自然解方永續治理示範區。透過持續運作大小平台和基線調查,促進跨部門合作交流及提升地方民眾參與,探討該地區面臨的社會挑戰,深入分析既有現象、水文、水理、土地、生態系統結構,以 NbS 理念為主軸,試圖提出有效的泥炭地保護與永續管理策略。計畫包括辦理跨域工作坊、舉辦成果分享會以及進行泥炭地基線調查和分析等工作。此外,計畫還將研提「自然解方永續治理示範區」探索種水保土策略、進行現地試驗與監測,評估其對生態系服務和人類福祉的潛在效益,其結果將有助於了解NbS和種水保土策略在泥炭土地區實施的可行性及其對生態系服務的貢獻。

圖2 泥炭地土壤採樣調查

圖2 泥炭地土壤採樣調查

InSAR

本分署利用雷達干涉技術(InSAR)具有全面、即時且週期性地蒐集資訊的優勢,評估頭社盆地長期下陷且易淹水的狀況,為未來改善工作提供評估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