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是發展經濟的命脈,人們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及工業生產也離不開水的。隨著農業與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對於水資源的利用量都在迅速增長。地下水分佈普遍,取水容易,與地表水相形比較之下;當地表水不能滿足農田灌溉、工業與民生用水,地下水就成為理 ...更多
根據聯合國「2023年水資源發展報告」(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23),全球有20億人仍無法取得安全飲水。而水乃生命之泉,更與萬物相依存。「水」,無處不在,人體裡70%是水,而地球表面亦有70%是被水覆蓋。2023年世界水日以加速變革解決水和環境衛生危機為宗 ...更多
一、人員區分:一般人員。 二、職 系:土木工程。 三、職稱:工程員1名名(現缺)。 四、工作地點:臺中市霧峰區(臺中市霧峰區吉峰里中正路1340號)。 五、工作項目:水利工程規劃、試驗等工作。 六、報名期間:即日起至112年12月15日止。 七、資格條件、報名方 ...更多
為促進各縣市政府及承攬團隊等相關單位對「水環境改善整體空間發展藍圖規劃」精神與架構之認識,及提升參考手冊之完整性及可行性,爰公開上架閱覽,俾廣納各方經驗及建議,作為後續編修之參考。
一、計畫緣起 濁幹線與嘉南大圳過去設有北港溪倒虹吸工,能使濁水溪與曾文溪水源於枯旱時期相互調度備援,惟後續因北港溪刷深,倒虹吸工沖毀。民國109年下半年至110年上半年所面臨乾旱,亟需跨區支援調度供水,故計畫評估北港溪倒虹吸工重新啟用,利用濁水溪剩餘水源透過濁幹線送至嘉南灌區。 二、計畫 ...更多
一、計畫緣由 經統計近10年(101年至110年),臺南地區就有7年因降雨偏少而實施民生、產業或灌溉用水之減供措施,其中103年下半年至104年上半年、109年下半年至110年上半年更因旱象嚴峻,而不得不採行較大規模的稻作停灌及自來水減壓供水措施,以確保多數民眾有水可用,顯示現在氣候變遷降雨異 ...更多
一、計畫緣起 近年氣候變遷加劇,枯旱風險漸增,以109年至110年上半年為例,豐水期無颱風過境臺灣,主要水庫集水區6至9月平均降雨量為歷史平均值約2至6成,截至110年5月底,永和山、鯉魚潭及德基等3座供應新竹、苗栗及臺中等地區用水重要水庫蓄水率不到5%,水情極為嚴峻。故透過「臺中至雲林區域水 ...更多
一、計畫緣起 隨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各地極端降雨情形愈發頻繁,109年下半年至110年上半年我國更因旱象嚴峻,而不得不採行較大規模的稻作停灌及自來水減壓供水措施,以確保多數民眾有水可用,顯示現在氣候變遷 降雨異常已是明顯趨勢,穩定供水成為重要挑戰。 新竹地區因自有水源不足,須調度桃園石門水 ...更多
計畫背景及緣由 基隆河為淡水河水系一大支流。流域面積490.77平方公里,平地面積約佔57.55%,兩岸土地大都已開發,幹流長度86.4公里,流域概況如圖1。 基隆河南湖大橋以上河段,河流蜿蜒於山谷間,河道兩旁均屬河谷地形,平地面積狹窄地勢低窪,因其鄰近台北都會區,致兩岸土地高度開發利用 ...更多
問題背景說明 頭前溪河口段(斷面6至河口)治理基本計畫於民國80年奉經濟部核定,臺灣省政府於同年11月府建水字第176148號文公告在案。水利署第二河川局曾依據民國74年6月及80年4月奉經濟部核定之「頭前溪治理基本計畫」與「頭前溪河口段治理基本計畫大斷面六至河口」擬訂實施計 ...更多
計畫背景與緣由 政府推動治水工作至今已有一定成效,惟臺灣近年來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極端降雨事件頻傳,隨著高度都市化及河川流域中上游地區大量的土地開發,暴雨所產生地表逕流量已較過去來的大且急,基隆河也面臨相同的問題,為因應都市急遽發展及氣候變遷的雙重挑戰,經濟部水利署提出逕流分擔與出 ...更多
背景緣由 國內水利工程計畫於可行性評估規劃階段之經濟效益分析作法常遭質疑,水利署過去曾有多項有關水利工程經濟效益評估之研究報告,但各類做法尚缺乏整合及應用。為使同仁辦理水利工程計畫進行經濟效益成本之衡量時能有所依循,本計畫綜整國內外經濟效益分析方法,尤其借鏡美國陸軍工兵團(USA ...更多
為維繫自然系統、確保自然海岸零損失、因應氣候變遷、防治海岸災害與環境破壞、保護與復育海岸資源、推動海岸整合管理,並促進海岸地區之永續發展,「海岸管理法」已於104年2月4日公布實施。其中,第十四條規定,水利署為海岸侵蝕、洪氾溢淹、暴潮溢淹、地層下陷等4種海岸災害之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且未來需針對「 ...更多
背景緣由 臺灣自海堤逐步整建完成後,海岸地區之防護能力已獲得大幅改善。然而,隨著社經發展需求,加上沿海土地相對低廉,沿岸陸續有海埔地、工業區及港口、電廠等其他目的事業開發所興設之人工構造物及設施出現,大幅改變原有海岸自然及人文環境。由於海岸地區輸砂平衡機制的改變,以致海岸地區整體 ...更多
背景與緣由 民國106年6月1日起受西南氣流及滯留鋒面影響,北台灣各地區發生超大豪雨造成多處淹水災情,包含基隆市安樂區,新北市金山區、石門區、淡水區、三芝區、八里區等,淹水面積總計約122.5公頃,深度約0.3~2.5公尺,積(淹)水時間約為6-12小時不等,為因應本次超大豪雨所 ...更多
需求 區域排水的「水環境」與人類利用、生態及管理有高強度的關聯性,雖陸續已有相關環境及生態資料,但因歷來由各管轄單位分別辦理調查或資料蒐集,致相關成果散布在各單位不易查找,缺乏完整之資料庫系統及查詢平台,造成區排環境營造推動時之基本生態資料蒐集之困難。為解決此一困境,需蒐集並彙整 ...更多
需求 臺灣地區因為地理環境與水文特性,颱洪災害經常發生,如何進行災害風險管理為重要課題。災害風險管理可分為災前風險管理與危機應變兩個部分,有鑑於此,本所自105年起研發淹水災害損失評估系統,並逐年發展各土地利用類型淹水損失推估模式,提供辦理排水規劃及水利防災應用。 ...更多
一、緣由 臺灣地區常受颱風、豪雨侵襲而造成淹水災害,致使人民生命及財產蒙受損失,為使各級政府對於此類災害預防及應變有所參考,故自民國88年起以模擬不同降雨條件下可能淹水深度及影響範圍方式,製作出第一代淹水潛勢圖,作為中央部會及所轄各級政府一般防災參考之參據。另依「水災潛勢資料公開辦法」第九條規 ...更多
一、計畫緣起 曾文水庫目前僅能透過烏山頭水庫供水,對南部地區水資源供水調度存在風險,為配合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辦理曾文水庫增設豎井消能工研提本項試驗計畫,確保水庫既有設施新增下游聯通管路工程之安全無虞。本項聯通管路工程起點為曾文水庫電廠壓力鋼管取水,採重力輸水方式至台南南化淨水場之調節池及 ...更多
一、計畫緣起 台灣西部地區河川部分河段,因上游蓄水設施等因素(如八掌溪、大甲溪、濁水溪等),造成河道於颱洪或豪雨期間產生劇烈沖蝕,其河床面為不存在護甲層之軟岩質河床,進行河道治理時甚為不易。又目前水工模型試驗對於軟岩河床,僅能以定床型式塑造地形,未能反映泥岩於颱洪期間沖刷趨勢,而低估了軟岩河道 ...更多
一、計畫緣起 水利署規劃辦理「曾文水庫防淤排洪工程計畫」,研擬於曾文水庫左岸興建防淤排洪隧道與既有設施更新改善,配合颱洪期間高濃度泥砂逕流入庫,藉由水庫新增排砂通道,適時排放水庫渾水異重流與渾水潭,增加水庫防淤功能達到減緩入庫泥砂淤積問題,同時提升水庫排洪能力。本所配合南區水資源局辦理相關設施之水 ...更多
一、計畫緣起 大武崙溪排水係基隆河眾多支流排水路之一,排水路向東南於基隆河七堵區之八德橋上游右岸匯入基隆河。集水面積共約15.69平方公里、排水主幹線流長約11.1公里,區域內標高約介於20公尺至340公尺之間,於中、下游流經人口密集區。民國106年6月1日起陸續受西南氣流及滯留鋒面影響,基隆北海 ...更多
目前臺灣地區水庫之安全檢查主要仰賴定期與非定期之水庫安全檢查與評估工作,而此評估工作大部份尚以目視以及監測資料做為最直接之第一手安全診斷基礎,雖然此些資料可做為水庫壩體之安全警示,但其主要為顯露於構造物表面之狀態,無法提供構造物內部之損害情形以及可能損害範圍及其路徑過程。具非破壞性且可快速大面積施作 ...更多
本計畫針對重複發生災害之河段進行研究,以河川水理、地形、地質、災害歷史背景等觀點勘選代表性堤段,針對代表性堤段損壞之地質成因調查與改善策略進行研究探討,配合現地勘查擬定地質調查作業並進行實作,探討改善因應策略與適用之基礎型式,納入「防洪工程建造物地質調查作業參考手冊」以增加其實用性與應用性,期推廣作 ...更多
土壤填方之含水量與密度控制土壩、土堤及擋土結構之水密性與強度,亦為施工之品管指標。填方土壤夯實之含水量不當或夯實度不足,常造成填方塌陷、堤防淘空及擋土結構破壞,土壤夯實品質對於大壩填築的影響甚鉅,其檢測之重要性不得輕忽。為可快速且準確進行品管控制之目的,近幾年國際上積極發展非核子方法之量測儀器,國內 ...更多
颱風豪雨造成之河防建造物破壞案例,綜合國內外案例,河防建造物破壞原因可大致綜合如下: 1、基腳沖刷 2、高含土砂洪流沖擊 3、堤防或基腳保護工之弱化 4、堤防與其他構造物交接處 5、野溪土石流淤積或崩塌地阻塞河道 6、軟岩沖蝕 7、滲流破壞 8、底床刷 ...更多
無活動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