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在氣候變遷下面臨降雨集中且強度漸大之問題日益明顯,使得水資源的利用與管理更趨複雜與嚴峻的挑戰。
如何開發與合理有效利用水資源,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已是必需積極面對的課題。在天然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管制的前提下,傳統水資源規劃與開發之思維已調整為全方位水資源規劃思維,擬定不同期程之多元化水資源開發計畫,並以水資源永續利用為導向,輔以前瞻性與全方位水資源規劃,乃為當前水利工程規劃之圭臬。
為此參酌臺灣各區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之供需檢討。以水源多元化規劃理念開發新興水資源,如造水類的海水淡化、水再生利用、雨水收集貯留、地下水補注回用、農業回歸水等,以多元化方式供應水資源,分散供水風險。
新興水資源目前開發方式主要還是以造水類的海水淡化廠為主,如何評估優選廠址及決定海水淡化方案,並就海水淡化對海洋生態影響進行評估,目前已有大致評價海水淡化廠開發方案之既定流程,本課已以進行相關規劃如臺南海淡廠等。
此外水再生利用亦漸漸成為另一種穩定供應生活等相關雜用水的方式,為此本所進行了高雄鳳山溪水資源中心再生水利用規劃、台中福田污水廠污水再生利用模廠計畫及再生水規劃、臺南安平污水再生利用等計畫。
其他新興水資源如雨水收集貯留、地下水補注回用、農業回歸水本課亦已規劃中,新興水資源之規劃策略與建議方案如下圖。

新興水資源之規劃策略與建議方案圖
最後更新時間:2020-10-13